作为芬兰的国刀,芬兰刀是芬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芬兰战士传统的服饰装具。作为随身武器,芬兰刀更是赢得了传奇式的名声,风头明显盖过了理应作为白刃格斗标准武器的各种军用刀。这里面既有战时宣传的原因,也凸显了这种刀在芬兰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以致于包括刺刀、战斗刀在内的芬兰军用刀具开发始终受到其巨大影响。
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芬兰刀,采用不同形式的皮鞘以及层压桦树皮(上)、桦木(下)刀柄
作为一种流行于北欧部分地区的传统刀具,芬兰刀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欧海盗时代。它最早的用途是用于切削、雕刻、修整木料,芬兰语中对芬兰刀的称呼“pukko”就是由木头“puu”这个词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芬兰刀最早是一种手工工具。这个词的范围比较宽泛,因此会有“所有Pukko都是刀,不是所有的刀都是Pukko”的说法。
大型芬兰刀(上)与普通尺寸的芬兰刀(下)对比
一般所称的芬兰刀具有某些共同特点,比如带有刀尖及血槽的单刃刀身,穿过刀茎的线条圆润的刀柄,以及没有护手等等,大多数情况下刀身和刀柄的长度基本相当,通常认为理想的刀身长度不超过使用者的手掌宽度,刀柄长度也应与使用者的手掌宽度差不多或稍长。事实上,芬兰刀就是芬兰在农耕和游牧时代人人必备的多功能工具。最小的全长不到100毫米,绅士们用它来拆开信封、切割雪茄甚至清洁指甲缝,最大的像拉普兰从事游牧的萨米人所使用的,长达300毫米,可以像砍刀一样砍断小树,刀身为了适应狩猎或捕鱼等特定用途也在不断改进,如变得特别细长或加大了刀尖弧度等等。主人不同的职业和生活习惯,会在芬兰刀的大小及刀身形状上有所反映。
渔夫所用的刀身特别细长的芬兰刀
到冬季战争爆发前,芬兰既有销售范围遍及全国的几家主要刀厂,也有星罗棋布的众多小制造商。作为唯一由个人购置的装备,芬兰士兵带到部队里的芬兰刀各种各样,除少数是手工匠人的作品外,多半已经是工厂制作的商品刀,只是大多数会选择比较大的尺寸——这样刀身的长度也较大,更适合作为武器来使用。
战争期间生产的采取油漆压缩纸板刀鞘的芬兰刀
这些芬兰刀刀身多半都是碳钢制造的,最常见的刀柄材料是桦木以及层叠桦树皮圈,表面涂有防腐的油漆,其次还有驯鹿等动物的骨和角,这在拉普兰地区的芬兰刀上经常看到。制造刀鞘的传统材料是皮革、桦树皮,小型刀鞘也会使用马口铁和黄铜,战争期间由于皮革供不应求,常用油漆过的压缩纸板来制作刀鞘,后者有足够的强度,可以缝制或铆接,但皮革或树皮上常见的辊花或雕刻工艺却会导致其损坏,所以这种刀鞘上常用贴纸作为装饰物,看起来也很美观。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中战士将芬兰刀作为餐刀
虽然在战争期间芬兰刀拥有“高于生命”的声誉,但实际上在近距离战斗时,芬兰士兵更愿意选择冲锋枪而不是刀具。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芬兰刀是一种不实用的战斗刀,因为它通常没有护手,很容易因沾上鲜血或汗水打滑而伤到自己的手指,而且其刀身长度较短,难以达到一刀致命的目的。但它作为通用工具刀确实非常实用,能够胜任一名士兵几乎所有的日常杂务,如砍树枝、割绳子、开罐头等等,伪装、宿营、生火、就餐时都需要用到它。
两把“战壕艺术品”,前方的桦木刀鞘装饰有芬兰十字以及战斗过的地名,身后的花纹刀鞘则是飞机铝皮制作的
1943年,前方战士送给女儿的一把特意设计成厨刀形状的芬兰刀
特别是在“持续战争”期间,芬兰在抵达冬季战争前的边界线后,就地转入防守,在近三年的堑壕对峙时期,芬兰刀成为士兵们制作各种手工艺品、打发时间的最好搭档。芬兰刀不仅是“战壕艺术”的得力工具,其本身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握把和刀鞘装饰的繁复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弹药药筒制作的黄铜板,以及从坠毁的军用飞机上获得的铝和有机玻璃,都在不断丰富着制作的原材料。这期间士兵们最喜欢制作一种形状特殊的刀鞘,它的每个突起都代表芬兰的一个地区,连接而成的弧线勾勒出芬兰的国土轮廓,充分体现了制作者的爱国情怀。
芬兰武装部队使用的M/19军用短刀,配用带有皮挂环的钢鞘
芬兰军队从未正式为士兵下发过芬兰刀,但不代表没有制式的军用芬兰刀。这种称为M/19的短刀是1918年设计的,设计者是芬兰著名画家阿克塞利·加仑·卡雷拉,他当时在曼纳海姆将军位于瓦萨的总部服役。M/19结合了传统芬兰刀和军用刺刀的一些特点,采用了加长的猎刀型刀身,同时增加了下端向后弯曲的护手,配用钢质刀鞘,鞘尖的形状带有非常浓厚的民族风格。M/19包括刀身和护手在内的所有金属件均为亮白色,握把为木质,钢鞘表面被漆成黑色,皮挂上包括固定刀把的皮环。其制造商包括芬兰军用刺刀生产商哈克曼公司、菲斯卡尔公司,以及另外三个德国厂家,生产时间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
芬兰士兵平时还是更喜欢携带普通芬兰刀
M/19一般供初级士官和军校学员使用。但实际上有一段时期高级士官和尉官也使用这种短刀,普通士兵也被允许自行购买以便在穿着礼服时佩带,因此不少人把这种短刀带到了战场上。但是这种礼仪性质的短刀并不太适合在实战中使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金属件表面太亮,容易因反光而暴露目标,另一方面是钢鞘和刀身在运动时会发出碰撞声,往往容易惊动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更愿意使用自行购买或制作的普通芬兰刀。不过,俄国人倒是很喜欢这种短刀,并根据它仿制了专供内务部队使用的“芬卡”战斗刀。
国民卫队使用的由哈克曼公司制造的带有流苏的礼仪短刀
国民卫队并未采购过M/19短刀,但也在1927年引进了一种体型较大的芬兰刀作为军官随身佩带的礼仪短刀。这种芬兰刀由菲斯卡斯公司制造,材料和加工均为上乘,配用褐色的皮革刀鞘,刀鞘外有装饰用的彩色丝线制成的流苏。其中一部分刀鞘上有国民卫队的标志,即上方带有三枝云杉树叶装饰的字母“S”。
M/60刺刀外形简约,配用同样简单的皮鞘
战争结束后,芬兰刀的影响仍然存在。当瓦尔梅特公司研制的第一代Rk.60突击步枪研制时,配套设计的M/60刺刀没有护手,单刃刀身也特别尖锐,和同时代的外国刺刀不太一样,而且配用一种简约的整体式皮鞘,其长度甚至可以容纳大半个握把。整体来看,它非常类似于放大版芬兰刀,带有浓厚的战斗刀或工具刀的色彩。
现代的纪念品版芬兰刀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1977年芬兰最终立法禁止民众公开携带刀具,此后芬兰刀仅能以厨刀、收藏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存在。但在军队中,作为尚武精神的一种传承,始终允许在对外场合保留传统芬兰刀作为礼仪武器。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52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