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布沙漠死亡谷中的金合欢枯树,这副景象已经被定格了400多年。
北极熊正在用爪子小心翼翼地测量海冰的厚度。北极的海冰变得越来越薄,它们不得不一点点的缩小自己的狩猎范围。科学家们预估到2100年,人类或许将亲眼看见北极熊——灭绝。
Part1
万物生长沧海桑田的纳米布与撒哈拉
我们日常所接收到对于地球的信息,大部分是说其是太阳系中的奇迹;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地方;地球的表面有70%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因此也叫“蓝色星球”,等等……
但是,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近5%或远15%,地球上将不会存在生命;地球75%的表面被海洋覆盖,海洋占地球水资源的97%,地球上有2%的水凝结在陆地冰和冰川中,其中只有1% 储存在地下水中。
还没完……
地球只有29%的地表面积是陆地,但其中近50%的面积被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覆盖,在剩余的陆地面积中有43%的宝贵土地正面临沙漠化的威胁。大家可以就此算一下,真正适合人类栖居的陆地,是多么的稀有而宝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袤的大地”并不一定都是适合生命(人类)生存的。
人们总说冰与火是一种对撞,但沙漠与海洋的对撞更震撼人心。靠近海岸线的纳米布沙漠是地球上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之一。
未曾看过极限地球风景,无法理解生命的伟大。在那些看似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却有着震撼心灵的生命,与让人无限神往的极限风景。
靠近海岸线的纳米布沙漠是地球上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之一,但它却以湿度较高和有雾的出现而闻名,在看似毫无生机的茫茫沙海中,雾姥甲虫在每天清晨都上演着“一个和尚挑水吃”的场景。
这不是雨后的昆虫,而是一只在清晨辛勤“打水”的雾姥甲虫,这是它每天早上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家务事”。
它在雾中头朝下,背对着风,这样身体表面凝结的水分以水滴的形式积聚,并直接流到嘴里。
这种独特的采水方式,让它在没有水的沙漠里得以生存。至少,它的日子并不算太艰难。仅一个早晨,雾姥甲虫就可以收获大约相当于其自身体重40%的水分。
沙子在桑威奇港(三明治港)沉积形成了一个潟(xì)湖,这里被指定为鸟类保护区,上图中间处就是完成蜕变的火烈鸟群,那些粉色成了点缀在沙漠与碧水之间的生命的颜色。
撒哈拉这些壮美的巨型沙丘,也一定是全球能排得上号儿的最美沙海,但同时仿佛也对外界诉说这里是生命的禁区,然而这里却有着世界上最不怕烫的蚂蚁,每天靠已经被“烤干”的“食物”残渣,完成着地球上有机与无机之间的无限转化。
鲁卜哈利沙漠中可以观察到鸣沙现象,沙子滑动时会产生高达100 分贝的嗡嗡声:多达500 层的沙粒同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占了沙粒周围空气的位置,于是形成了声波,极度的干燥、热风,有机质在这里将被砂砾无情地碾碎,化作粉尘,仿佛它们未曾来过这个世界。
撒哈拉曾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沙尘来源,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正是它的存在,养活了“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雨林。这听起来矛盾,却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着超过3000英里跨洋沙尘旅行。
撒哈拉,平均每年在给亚马孙雨林输送超过2770万吨灰尘,而这都是亚马孙生物王国中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宝贵财富——“磷肥”,这些灰尘,它足以装满104908.5辆卡车!
Part2
瑰丽震撼绵延横陈的极地冰川
面对极端严酷的沙漠生存条件,动物们选择代价最低的一种生活方式:逃离。动物们有腿,因此,迁徙是动物适应困难生境的三种进化策略之一。
问题是,不能迁徙的动物和植物,怎么办?
这时候自然适应能力,就是生理机能和体型、身高方面的特殊体质了。也就是说,它们出场都是自带BGM的DNA!
麝牛,它们曾经是早已灭绝的长毛猛犸象和长毛犀牛的同伴。如今,它们就是北极地区Bug一般地存在:71cm长的顶毛和浓密的绒毛,雄性个体可长到体长2.5 米、肩高1.5米、体重400千克,雌性略小一些。
麝牛,的消化系统不仅能消化树叶、草和地衣,还能处理木本“粗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眼睛—那是夜视仪和雪地护目镜的结合体:在11 月~次年2 月的黑暗月份里,大大的瞳孔和非常敏感的视网膜可以帮助它们利用来自月亮甚至星星发出的光亮来找路;它们还可以完全关闭瞳孔和视网膜中的色素细胞,以抵御春夏的强光和雪盲。它们的蹄子也适应了栖息地季节性变化的极端情况:夏天,爪子的角会磨损;冬天,蹄子的边缘会重新长出来,让自己在雪地里走动时更加稳当。由于这些能力,麝牛数千年来都扛住了不利的冰川环境条件,尽管缺乏食物,但在寒冷的北极冬季,麝牛仍能存活至今。
虎耳草和苔藓依靠让自己的身形变得小而低,并伴有大量分枝的垫状来抵御酷寒与蒸腾作用。
彼得一世岛在1821 年被发现,但直到100 多年后,才有一支挪威探险队踏上该岛,并以挪威的名义宣称对其拥有主权。这一延误是因该岛地处偏远、海岸线崎岖、气候条件恶劣,即便是在今天,在外太空的人数都比在彼得一世岛上的还要多。在这座岛的冰川之下,隐藏着一座盾状火山。
尼科港上方的冰川裂缝,由于气候变化,南极半岛冰川的移动和崩解速度迅速增加。
这片巨大的“扇贝”是南极麦克默多干谷从南极高原一直延伸到维多利亚地的海岸。别看这里是冰川,却一直保持极度干旱的状态,长达200多万年了。
与南极冰川不同,北极地区冰川的样貌则更千变万化。但有一个变化却是一致的,即因气候变化,如今的冰层正在急剧减少。
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的191个岛屿覆盖着高原冰川,冰层高达400米。
海耶斯冰川的冰块主要在夏季脱落,脱落后漂浮在沿海水域,然后在秋季成为海冰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夏季时冰川脱落的样子。
斯匹次卑尔根东海岸的海耶斯冰川,已经形成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40米高的前端,矗立在冰封的海洋上。因为这类的冰川更为紧密,远远看去好似翡翠一般。这一点与南极的“奶油慕斯”有极大的不同。
Part3
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芸芸众生
不论环境变化如何,在几百万年前智人踏出非洲之后,人类的脚步便从未停歇,而生命也在古往今来中,诉说这分类生长的故事。
不论楚科奇半岛上最后的极地游牧民族,还是非洲纳米布沙漠里新巴人,孩子的眼中的干净与清澈总能唤起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大多数楚科奇人在半岛中部的尤利廷地区过着驯鹿牧人的生活,有些人则在沿海地区从事捕鲸活动。即使在今天,驯鹿牧人在冬天还穿着用驯鹿皮缝制的衣服,住在用驯鹿皮制成的大帐篷里。
驯鹿是属于鹿科的一个物种,是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哺乳动物之一。楚科奇半岛上生活着大约20 万只驯鹿,是北极地区游牧民的最重要生活保障。
驯鹿会通过绕圈旋转来保护自己的同类,牧民则利用这一特征以套索捕捉驯鹿。
冬天,卡纳克村的因纽特猎人下身穿着由北极熊毛皮制成的裤子和驯鹿皮靴,上身穿着驯鹿毛皮制成的大衣御寒。格陵兰犬长着厚厚的皮毛,以抵御北极的酷寒和频繁的强风。
在漫长极夜的正午时分,在冰洞边靠捕鱼为生的猎人。
骆驼对塔尔沙漠的居民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农业上。这些强壮的动物被用来犁地和运送货物,它们的奶、皮毛和肉也有很高的价值,干骆驼粪还可用作燃料。
恩尼迪高原干旱的牧场上,一处珍惜的水源地,成了当地骆驼最重要的水源,带领骆驼去喝水主要是提布游牧民孩子们的工作。
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面的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中的人们,采取了一种与雾姥甲虫、鳞翅目甲虫同样的策略来收集水分。因为,说到干旱,地球上最久的无降雨记录保持者,正是阿塔卡马沙漠:那里在1845~1936年间,创下了没下一滴雨的世界纪录,如今,该纪录已变成近百年来都没有降雨记录。
不下雨的沙漠,却因为靠近海洋,有着浓浓的雾气。雾气通过这张网被凝结成水滴,然后沿着下方的取水管道,流入蓄水池中。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百万人口,却通过这种张网“捕水”的方式,顽强地繁衍生息。
人们在面对自己的爱人、家人时,总想把天空大海给你,把大江大河给你,把好东西慷慨地送给你,把岁月星河拉来你的身边陪伴你,然而,最好的陪伴永远没有唯一答案。对于迈克尔·马丁来说,他一生陪伴最久的却不是家人而是他奔走于儿时梦想中的极限环境摄影。
为了拍摄《极限地球》,马丁耗时6年多,进行了4次环球科考,40多次深入地球北极、北半球荒漠、南半球荒漠、南极等地,仅在本书拍摄过程中,他就被极地大风“抱摔”在地,导致脊骨骨裂,非常危险,真的是用生命在拍片。
终于,他在奔走了40多万公里后吗,在30多万张高清大片,千里挑一选出408幅,才有了这极美又震撼的地球科普艺术集。
影响人的工作,一定是最有价值的,马丁身为世界知名自然环境摄影家,他选择“苦行僧”一般的地球极限环境摄影,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文明与失落之间的关联,他用自己的双眼带我们看所谓的现金与原始的距离,他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为我们揭开芸芸众生相,将温暖、感动、震撼、期盼、希望……太极般揉进自己的相片里,大音希声却能让每位看到这本书的人感受到出震撼心灵的呐喊。
《极限地球》被《德国科学画报》评为“年度醉美知识书”,马丁用极美的照片,向每一位看到本书的读者,传达出地球与地球上生命的壮美和尊严。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52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