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十大名著中哪一部最恐怖,你又会怎么选择呢?是动辄的屠神灭地,充满血腥杀戮的三国演义?是一言不合就取人性命的,梁山好汉?是卿卿我我,情情爱爱的红楼梦?其实都不是,而是恰恰给我们童年带来无数欢歌笑语的西游记。
今天我给大家聊一下西游记中细思极恐的真相。恐怖这两个词儿貌似跟西游记压根儿就不沾边。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西游记绝对不是咱们平时所看到的那个样子。首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西游记的原本名字叫什么吗?
其实答案就在开篇的第一首诗里。咱们接下来看一下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天地从之清浊变,负载群生仰智人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混元功须看西游是传。
这首诗的前三句其实是在连时间线,从混沌未分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清浊分辨,再到世间万物的生存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世界。
这些我们都可以看作是过程,而最关键的重点就在最后的一句,预知造化混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一句不单单正正告诉我们这本书原本的名字并不叫做西游记,而是叫做西游释厄传。
与此同时,他还告诉我们,看这本书的真实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让我们看故事这么简单。老师在传授我们一套绝世的神功,名字就叫做造化混元功。
这个所谓的造化混元功并不是什么神仙的功法,反倒是非常邪乎,非常恐怖的。就连这本书的主角孙悟空也因他前后被杀了三次,最终才修成圆满。
你说够不够狠?不过至于这道绝世神功,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咱们暂且先不说,给大家留个悬念,最后再揭晓答案。咱们现在来看一下西游记这本书最残忍的地方究竟体现在哪里?
孙悟空的第一次灭亡,其实就是在原著的第一章当中。因为这张开篇介绍的第一主角其实并不是孙悟空,而是生长在花果山山顶上的九窍奇石。
天地开辟以来,每日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知既久,虽有灵通之意。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是有生命的,是已经通灵有灵性的,或者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忽有一日奇石迸裂,产一石卵是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悬,便学爬学走,拜了四方木运,两道金光射中都府。
当然了,这个时候就是孙悟空,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孙悟空就已经经历了一次毁灭与重生了。正是由于那块奇石的毁灭,才有了他的出现,而这也正是天地之间自然的规律。
所有的事物都要经历过生与灭的过程,这也是永无止境的循环。每一次的毁灭也是新的开始,每一次的心声终将会走向毁灭。
就像佛经里说的那样,这也正是整部西游记的核心基调。意思就是说让主角不断的经历重生与毁灭。
换一句话说,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杀死主角。我觉得此类的状态可以用诗里的第一句话来形容混沌未分,天地乱。
渺渺茫茫无人见。因为他虽然已经破壳而出了,但事实上他的内心还是一片混沌,渺渺茫茫处于鸿蒙清浊不分的状态。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解释为造化混元功的第一重境界。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修炼这种神功人,那就要不断的被毁灭,被杀掉才能精进。
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的孙悟空,他就必须还得死。而这一次,杀死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传道授业的恩师菩提老祖。
咱们都知道菩提祖师教会了猴子一身的本领,叫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连绝大多数的神仙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作为老师,作为师傅做到这一步他就足够了吗?古时候,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诗说这一文中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那么也就是说作为师傅的有三个责任。第一,传道。第二授业。第三解惑。所谓的传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生存之道在这里可以延伸为专业知识。第二是指人生之道。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是指师父二字真正的含义所在。作为师傅,不仅要传授地址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教他如何去做人。
然而,菩提老祖显然是没有做到。第二点,对于孙悟空,他只教会了本领,不教做人,更不要说授业和解惑了。这就相当于给病人下了一副猛药,不给任何的后期调理,最终的结果就是毒发身亡,因无法承受。
孙悟空其实就是这样,学会了本事,变得越发的癫狂,整个人的性情大变,无法无天。每次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的联想到皇帝经里面曾经提到了这样的一番话。
民生有疾与欲言,义,言义即是风而为,杀家而为忌与之为害,致而为废,缓而为衰。悠动久之,收而为之,就内而高之,薄而复旧也。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在说,一个人示意妄为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然会走向衰败和灭亡。所以说孙悟空这次的灭亡显然是不可逆的,他妄图挑战整个世界的规则,但却被这个世界无情的反扑在地上不得翻身。
虽然他这个人还活着,但是他曾经那个狂妄无知的混沌之心显然是已经死了,死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这就是西游记中最残忍的地方。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
有时候能力就像是一种毒药,一旦驾驭不好,就很容易遭到反噬,最后毒发身亡。
但是一颗心在死去的时候,究竟要经历怎样的痛苦,恐怕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知道吧?
但是这一次的毁灭也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因为只要他的人还在。
心早晚都是要重生和重塑的。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就是他重塑内心的过程。所谓的五行山,实质上就是指天地之间的规则形象化的体现。
因为古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所构成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行,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其实就是在天地之间的规则之下,在这个世界的规则和法则之下,他的心也正是在规则和法则的教化之下,完成了一次重塑。
而这也正是那首诗第二句所说的情形。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之清浊变,但开始明辨清浊,明辨是非,而且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可是如此一来呢,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因为在他这次重生之后,他的心里只剩下了是非黑白,只有所谓的规则,非黑即白,几乎冰冷无情,所以他开始变得偏执,变得固执。但凡在他眼中是错的,不符合规矩的事物,就一定要毁灭,将其赶尽杀绝。
没有其他,只有对错。在西游的路上,他遇妖就杀,哪怕引着紧箍咒传来的剧痛也要分个是非对错。因为在他眼中,只要是妖怪就该杀就必须杀,哪怕对方没有作恶,他也要杀。
因为这就是规则。我们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阶段,也有过类似的心态,把对与错看的比任何的东西都要重要。为了分清自己心中的对错,证明自己是对的,可以付出任何的代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执着,最终换来的是什么呢?这也是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
原著中,孙悟空与唐僧的中途决裂,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埋来的导火索。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是非与对错,还有更深层次的善恶,还有相对性的辩证思维,分清对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了解规则也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分明对与错,而是要懂得真正的善与恶。
关于这一点,唐僧懂得观音如来也懂得,所以唐僧走却呢要心存善念,不要妄动杀念。而观音如来也从来不随意杀掉任何的一个生灵,其中也包括妖怪,他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相比之下杀掉一个妖怪,他们更希望改变一个妖怪。
这个世界上的规则是用来约束别人的。但是如果你不去触犯,那么他就没有任何的作用啊,这就是像是一个人超脱是认清规则是为了崇尚,而不是执着于对与错。
维护规则是为了引导别人崇尚,而不是用规则去毁灭别人,更不是让自己变成规则的一部分,变成冰冷无情的机器人。
对于这个道理,孙悟空一直搞不明白,所以他的头上一直带着颈箍咒,这就意味着他如果不能从心里往外认识到规则的真正含义,就一直无法超脱规则对于他的束缚,就无法真正的实现心灵上的自由。
或者说他的人虽然已经脱离了无情杀,可是他的心却依然没有打破禁锢,依然不够圆满。这就让我不禁的想起一个非常有名的谶语,就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三句短句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此时的孙悟空应该就是在第二个境界当中,他所看到的并不是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世界,而只是一个世界的一小部分,属于规则的那一部分,是一个没有色彩非黑即白的部分。
然而这也是他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西游的路就是他由不完整向完整过渡的一个阶段。用原著中的话来说就是适恶的过程。西游的目的就是为了适恶,意思就是从恶难中得到解脱,得到超脱,而一旦得到超脱的那一刻,残忍的一幕就再次的上演。
这就意味着孙悟空在五行山下重塑的内心要再次的被毁灭,然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
这也是没有别人的干预,他亲手毁灭了他曾经的自己,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涅盘。他成佛了,他顿悟了,他超脱了,他也充盛了。
与此同时,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世界,在他的心里也重生了。
他杀死从前那个冷冰冰的自己,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自己。直到此时,他才真正的看清楚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他才知道什么是众生平等,什么是四大皆空,懂得了善与慈悲。明白了看山还是山的心境。
那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造化混元功。你就会发现其实就是在讲述人生从懵懂无知到最终的心境圆满的一个过程。最初是都是混混沌沌的,清浊不分的,只能看清楚世间的繁华和表象,被自己的欲望所迷惑。到后来,经过无情的洗礼,他终于有了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有了一双能够看透一切表象的火眼金睛,但是他却失去了曾经的温暖和真挚,开始变得冷漠,变得眼中只有规则,心中只有对错,仿佛整个人都不再完整了。整个世界已经变得无比的单调。
有的时候他甚至会觉得,与其看清楚这些一切,还不如不谙世事,朦朦胧胧的来的更加潇洒,至少那样还能保留着一丝丝对的美好。
于是我们就开始寻找真正意义上能够让人生变得重新完整,让自己活得有血有肉的方法。这也就是那三行之中最后的描述景象,负载群生,仰智人,发明,万物皆成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像孙悟空一样,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重生与毁灭,不断的打破原有的内心,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叫做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是西游记中最残忍之处,同样也是现实世界中最残忍的地方。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结果却是圆满的。可是如果你不经历这些痛苦,就没有最终的圆满结果,也许这就是失恶二字
真正的含义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53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