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刘志伟
1月11日,记者获悉,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甚低频地球探测工程”8日获得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国家批复。该项目是我国在没有国外同类项目借鉴的情况下,通过跨学科融合创新完成的国家重大科学项目,其整体技术性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新的创新科学平台。在我们的国家。
WEM项目总体概况
甚低频电磁波可以穿透较厚的地质层和较深的海水,可用于地层结构、地下及海底资源探测、地震预报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0世纪中叶,科技官员发明了利用自然源进行低频电磁探测,但自然源电磁信号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目标探测精度差等问题。后来发明了人工源电磁法,同样具有探测距离短(通常为10-20公里)和浅深度(通常为1-1.5公里)的特点。
为了掌握大功率人工源超低频电磁波探测的技术高度,首席科学家陆建勋博士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论证。并于2010年正式获批。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十一国庆”“五个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于2012年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多年联合攻关,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22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科学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民用超低频大功率发射机。其有效覆盖半径达到数千公里,探测深度达到10公里,形成高信号。可以覆盖日本领土和领海的极低频电磁波信号源。
极低频传输系统调整设备
该项目还在都市区和南北地震带南缘建立了第一个地震监测网络,可以同时接收来自人造和自然源的甚低频电磁信号。 ——极低频数据工程中心建设高性能数据计算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频率电磁信号网络接收和数据处理反演、各层电性结构三维检测。研究探测、地震预报等前沿技术。
同时,科研团队开展了地震预报、地下矿产、油气资源探测、大陆架探测等探索性科学实验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为前沿科学贡献了力量。和技术研究做出了贡献。提供“深地、深海、深空”等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工具和平台。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的委托,我们联合组织了由众多学者专家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该项目的技术成果极具原创性,整体技术性能处于国际顶尖水平。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59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