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30日)
今天是我国第十个烈士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巍巍太行,英雄吕梁—— 房山南村
烈士陵分子考古研究成果展”
在复旦大学举行
依靠DNA鉴定和颅面重建
以及其他科学技术考古措施。
抗日战争中有49人死亡
无名士兵的消息已恢复
今年3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所温少清副教授带领的由5名青年教师和11名学生组成的考古队抵达房山南村,开展系统发掘和分子分析工作。革命烈士安葬于此。
南村烈士陵发掘队队长熊振学
当地设有国际和平医院分院,主要收治重伤员。有可能一些重伤者直接牺牲在这里,然后埋葬在南村烈士陵园。
复旦大学文博学部科技考古研究所副教授温少清:
当时,这样的遗物很少,除了少数烈士口袋里揣着牙刷、印章等物品外。文物多为衣服上的纽扣、帽子上的徽章、腰带、生活用品等,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其他遗物。
工作8天后
49具烈士遗骸全部重新发现
还出土了铜纽扣和玉印。
搪瓷碗、塑料牙刷、皮带、带扣等。
90 多件文物
文少卿,复旦大学文博学部科技考古研究所副教授:
许多烈士的骨头上都有弹孔,有的人死时肋骨里还留有子弹,子弹成了他们随身物品的一部分。
从事考古工作的蒋子熙对此深信不疑。
科技考古学家应该:
我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支持他们的康复
请帮我证明并找到亲戚
#姜紫曦复旦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这棵树被移走时,它的头顶上有一个陪葬品,是一个青色珐琅碗。
当我看到排列整齐的纽扣时,我很好奇他一生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他是如何去世的,以及那个碗是否是他最喜欢的碗,所以我决定和他一起埋葬它。我想这是我们科技考古学家应该回答的问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他们康复,帮助他们办证、寻找亲人。
2023年3月至9月
研究团队成功提取
吕梁烈士遗骸DNA数据
然后进行分析和处理
使用多学科方法
成功再现吕梁烈士容貌
49位无名烈士画像全部恢复
其中一位烈士终于与家人团聚
文少卿,复旦大学文博学部科技考古研究所副教授:
如果烈士的样本被严重降解和损坏,则需要一种称为液相探针捕获的技术来重新捕获它并为每个烈士的DNA 样本建立数据。
#徐逸然2023级复旦大学文博学部硕士研究生#
使用三维扫描技术扫描整个头骨。人的头骨实际上就是人体的骨骼,可以反映人的外貌的大量信息。然后根据东亚人群的平均软组织厚度,将上面的肉切开。
一些面部信息,比如头发颜色、眼睛颜色等,可以通过DNA获得,一旦获得,面部就可以完成。
借助殉难证明和文件记录
研究小组成功进行了DNA检测。
支援寻找崔惠智烈士家属
我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南春烈士陵发掘队队长熊振学
这次DNA 数据提取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成功找到崔海智烈士的家人,因为我们知道他的侄子就死在这个地方。
复旦大学文博学部科技考古研究所副教授文少清:
他有当时的殉难证明和文件,所以我们通过DNA检测确定m19坟墓属于他的叔叔。他激动不已,立即将墓碑移至烈士陵园。
9月28日
烈士节前夕
缅怀革命烈士
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团队
精心策划的活动
分子考古研究成果展览
依托山西省吕梁市房山县南村革命烈士陵园分子考古研究项目,对发掘过程、DNA亲人、烈士死因、复原照片、资料等信息进行还原呈现。复旦大学科研团队重点立足专业领域论证,融合科技创新,开展烈士遗骸分子考古鉴定、建立烈士DNA数据库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成果。实物鉴定,恢复生活条件,修复容貌,讲述英雄烈士故事,纪念永续烈士精神。
不要忘记历史
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任重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军表示:
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是这样的:“五月花开满田野,花儿沾满了战士们的鲜血。他们在危难中为拯救国家而顽强不懈地战斗,这是最流行的一首歌。”当时有人说,这是那一代人的记忆,是那一代人的努力和牺牲。我们常说不应该忘记历史,但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事实上,我们已经忘记历史太久了。
吕梁49位烈士现有DNA数据
纳入国家绿豆DNA数据库
我希望有一天他们可以回家
记者:唐春元
摄影:李想、陆新泉
资料来源:新闻编辑室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62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