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灭六国的历史,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一些。尤其是近年来,几部有关大秦帝国的电视剧播出,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过,大多数人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主要关注的还是秦国正面战场。大家都熟悉秦朝是如何正面击败其他六国的,比如长平之战,以及秦始皇灭六国的经典之战。然而,任何人都可能很容易忽视秦国用来灭六国的经济战争。事实上,战争是政治和经济竞争的延伸。秦国在正面击败六国之前,已经在经济战争中击败了六国。秦始皇最后一场涉及六国的战争,实际上是秦国在经济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体现。而且,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其实都有很多经济原因。秦国与六国的经济战争实际上在商鞅变法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据说,春秋时期,随着周王朝不断衰落,中原大地开始出现几个大国。其中,秦、晋、齐、楚等大国首先崛起,成为各自地区的统治者。当一些大国全面崛起并瓜分势力范围后,下一步将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的历史。暂且不谈其他国家,只谈秦国。早在春秋时期,秦国就开始在关中地区崛起。经过近一百年的扩张,秦国逐渐占领了整个关中地区,成为西方最大的国家。然而,一旦秦统一了关中,秦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要想继续向东发展,就必须对付金朝。当时晋国的疆域位于今山西省,秦国东边。只要秦国想要开发中原,就不可能绕过晋国。
可以说,当时的秦国用尽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寻找一条从晋国向东的路线。从联姻到直接战争,秦国什么都尝试过。结果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悲哀地发现,秦国除非能够消灭整个晋国,否则根本不可能东进。因此,从秦武公后期开始,秦国就放弃了东进,开始向西发展。当时金朝的实力如此强大,不仅很难灭掉金朝,而且考虑到秦朝的强大,想要打败金朝也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秦穆公自然被迫放弃东征。晋方此时就利用了这个优势。晋国深知,如果让秦国深入中原,对晋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大问题。晋国虽然当时实力很强,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秦、齐、楚等国家可能无法独自与晋国竞争。但如果他们联手的话,就能一次又一次地灭掉晋国。
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晋国必须利用地利优势,将秦国封锁在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绝不让秦国向东推进。因此,春秋中后期,晋国利用这一优势威慑了秦国数百年。当时对金谷的封锁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从经济上来说,秦国若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大部分都要经过晋国。那么,金国就可以趁这个机会插手中间,获取巨额利润。晋国若要获利,秦国自然要继续流血。晋朝还向中原广泛传播“秦人野蛮,无礼”的说法。金国失去了如此大的信任,金国用各种手段阻止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进入秦国。结果,秦国持续了数百年的血雨腥风,直到战国初期。而且对于这种流血事件,秦国也无能为力,根本无法绕过晋国。大多数贸易路线基本上都必须经过晋国领土。
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衰落之后,到了战国初期,秦国突然意识到事情似乎正在发生变化。战国初期,原本强大的晋国突然崩溃,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这对于秦国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本来金国是一个封锁秦国入口、阻止秦国东进的大国。那么现在晋国分裂了,秦国还有东迁的机会吗?你无法击败整个神宫,但最终可以击败三分之一的神宫吧?秦国遂欲攻魏。魏国接管了晋国的领土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家,并且距离秦国比较近,就在函谷关以东。于是,秦国迅速与魏国对峙,目的是东进。
然而,两人交手之后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秦军五十万,被魏国新兵五十万所击败。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商晋之战。秦国在殷晋之战中惨败的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魏国当时已经进行了改革,其国内社会制度已经开始向秦国推进。不仅国家的综合生产力比秦国高,而且军队的作战能力也更强。第二个原因是秦国被晋国封锁西部近200年,不断流血。在这个过程中,秦国损失了大量财富,根本无法发展。而且当时的秦国还没有进行任何改革,其社会制度和国民生产力远远不如魏国。
由此看来,秦国无法战胜魏国,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场战斗不仅引起了秦国的混乱,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混乱。原本大家的印象是,秦国虽然极其野蛮,但至少也是比较强大的。毕竟在春秋时期,秦国算是四大强国之一。然而,经过这一战,众人恍然大悟,看来秦国也不过如此。这样一来,大家自然就想直接灭秦了。毕竟秦国的领土还是很大的,这对于各国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然而,当时与秦接壤的强国只有魏国和楚国。当时楚国被魏国打败,被迫与秦国联手。在秦、楚两国的共同努力下,魏国十分强大,但一时之间无法吞并整个秦国。秦国充其量也只能割让大片土地。此时此刻,秦国绝对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地步。如果秦朝继续衰落的话,必然会崩溃。当时魏国其实是想灭掉秦国,彻底消除西进的隐患。
在此背景下,秦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战争正式开始。在第一个阶段,即崛起过程中,秦国最初战败、溃退,濒临崩溃。这时,魏国的一位重要人物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对魏国尤其不利的方法。这个人就是山岩。很多人都知道,商鞅后来主持了秦国的变法,帮助秦国彻底强大。然而商鞅本是魏国官员,是魏国丞相虢公叔的弟子。商鞅当时在魏国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他却向魏国大夫提出了两次灭秦的建议。第一步就是利用魏国的地缘优势,继续金国实施的经济封锁。魏国能够利用其优势地位和地缘优势来恐吓其他国家,阻止秦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大规模贸易。
当一个国家无法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产业结构不完整、很多东西无法自给自足时,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是常识。然而,这种想法在战国时代却是极其先进的。其次,商鞅还提出魏国每年春天对秦国发动袭扰战争。这样一来,就会对秦国的农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导致秦人错过农耕季节。经过几次出访,秦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已经耗尽,无法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粮食。粮食彻底被剥夺的秦国别无选择,只能征服它。简单地说,商鞅提出的灭秦手段的核心就是贸易和粮食。只要秦国在这里获胜,就一定会沦陷。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如果魏国当时真的采纳了商鞅的建议,那么秦国在后来的历史上可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然而,由于魏国需要打压其他国家,而且因为他们鄙视一个叫商鞅的年轻人,所以当时掌权的魏国高级官员最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实在是一种耻辱。商鞅一怒之下逃往秦国。到达秦国后,商鞅将他向魏国提出的建议传达给了当时掌权的秦孝公。秦孝公听到这话,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作为秦王,他自然知道,如果魏国真的走这条路,秦国就会彻底灭亡。虽然魏国目前不采取这种做法,但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这样做。因此,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些缺陷,防止此类危机再次发生。
我们应该做什么?这时,商鞅再次开口。商鞅能够帮助魏国灭掉秦国,秦国自然就想办法弥补这些不足。商鞅随即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至于商鞅计划,其实可以称为“秦经济独立计划”。简单来说,商鞅的想法很简单。秦国短期内不可能战胜魏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秦国将面临其他国家经济干预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秦国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只要秦国能够自给自足,即使其他国家合作,对秦国进行经济封锁,秦国也有恃无恐。如果秦国想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它必须在三种资源上自给自足:这三种资源是粮食、盐、铜、铁。
没有粮食,秦人就会饿死,没有盐,秦人就吃不上饭,没有铜铁,就会很快营养不良,秦人就无法打铁。武器。秦国要想全面崛起,就必须彻底解决这三个资源“僵局”问题,防止其他国家在这三个问题上制约秦国。但问题是,解决这三个问题显然并不那么容易。当时的秦国基本上没有大型盐矿,也不靠近大海。盐之类的东西基本上只能从海外购买。铜铁也是如此,当时秦国的铜矿并不多。如果想要获得铜和铁,就只能通过贸易来获得。这么短的时间内唯一能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铜、铁、盐需要交易,所以很容易选择交易什么。魏、韩等国也可以作为贸易伙伴,但不能作为主要贸易伙伴,以免陷入僵局。最合适的贸易伙伴是楚国。
因为楚国不仅与秦国接壤,而且秦国与楚国还背靠背结盟,共同对抗魏国和三晋联盟。最重要的是,楚省不仅有铜矿、铁矿,还有盐矿,足以满足贸易需求。确保贸易安全也意味着确保国家安全。因此,秦国必须与楚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这也是继秦孝公之后继位的秦惠文王直接迎娶楚国女子芈月的原因。除了秦王本人与楚国联姻之外,当时秦国的高级贵族其实也开始大规模联姻到楚国,从而导致了秦始皇的登基。楚氏即位后,在秦朝内部势力尤为强大。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虽然盐和铁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粮食问题显然是可以解决的。因此,商鞅变法之后,直接重组了秦国的经济制度,设计了秦国的农业和战争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平民可以凭借军事功绩或耕种土地以向国家支付更多粮食来获得头衔。
正是由于这种制度,秦人才如此热爱农耕和战争。因为这两件事直接导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财富的获取。这样做的话,秦国的粮食产量自然就会增加,粮食危机自然就会得到解决。此时,即使魏国用商鞅的手段来惩罚秦国,也已经不管用了。秦方面,国内粮食安全有保证,与楚国的友好关系保证了盐铁的安全。所以,此时的秦国已经建立了半独立的经济,不怕魏国被卡住。这样一来,秦国只要拥有强大的军队,自然就能再次挑战魏国,收复失地。不久之后,机会终于来了。当时,魏国与齐国在东边交战,打了两次大战: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经过两次战争,由于魏国决策失误,魏国的主力精锐几乎被齐国消灭。
这个时候,秦国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当时,秦国刚刚完成改革,粮食危机已经解决,新型军队正在训练。于是商鞅便率领秦军再次向魏国发起挑战,准备夺回被魏国夺取的河西土地。刚刚激战而败的魏国自然无法战胜休养多年的秦国。最终,魏国在河西之战中再次惨败,商鞅终于收复了河西之地。对于秦朝来说,河西之战的胜利也标志着秦朝重新掌权。至此,秦升阶段顺利完成。秦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也算是成功的。在崛起的这个阶段,秦国从受制于人、轻易扼杀重要资源的经济转变为半独立经济。
秦国的下一个挑战是从半独立经济向完全独立经济转变。这个过程,恰好是秦争霸的阶段。河西之战后,几年后,秦孝公死后,秦老贵族开始向商鞅复仇,最终导致商鞅冤死。后来,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即位后,以叛逆罪处决了商鞅,但继承了商鞅设计的农业和军事制度。因为秦惠文王知道,只有这个制度才能使秦国彻底强大。秦惠文王即位后,秦国完成改革,再次崛起,成为半独立经济体。至少在粮食问题上,秦不再需要担心。但问题是,盐铁资源自然需要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来获得。
现在秦楚关系不错,但盐铁安全是可以保证的。但只要秦国想要继续扩张,就需要能够在自己的领土内生产这两种资源。否则,一旦将来与楚国闹翻,其他国家闹事,秦国就会立刻失去这两个资源来源。那么我们去哪里寻找这两种资源的来源呢?当时比较出名的盐矿、铁矿、铜矿基本上都是几个大国的财产。秦国如果想要夺取这些资源点,就必然要与一些大国开战,这显然是不明智的。无论你攻击哪个国家,最终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那么,除了前往其他国家,夺取资源点,还有什么办法呢?也就是说,除了与秦国接壤的韩、赵、魏、楚等国之外,其他方向还能找到盐矿、铜矿、铁矿吗?
秦国四处寻找之后,突然发现了一个好地方。这是四川省。当时,在中原各国眼中,四川地区几乎是一片荒芜。由于这里地广人稀,不宜农业,经常遭受洪水侵袭,而且地处极其偏远,所以一直没有人关注过。然而秦国当时就意识到这个地方有盐矿和铁矿。如果能攻下这一地区,秦国的困境将得到彻底解决,战略上将有很大的纵深。因此,在后来的秦惠文王统治时期,以及后来的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时期,他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在巴蜀地区。最终,经过秦三王的发展,秦国完全控制了整个巴蜀地区。巴州地区有几个著名的大型盐矿,这就是后来创造“盐”一词的原因。铁矿和铜矿也都位于巴蜀地区!
就这样,占领巴蜀地区的秦朝立即建立了完全独立的经济体系。此时的秦国并不惧怕其他国家的经济封锁。就算楚国灭亡,秦国也有恃无恐。当然,当秦国征服巴蜀之后,楚国其实也认识到了巴蜀地区的重要性,开始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四川地区。因此,秦惠文王即位时,秦、楚两国刚刚踏足巴蜀,利益冲突并不大,能够维持总体和平。然而秦昭襄王时期,秦楚两国因巴蜀之地发生彻底争执。既然已经分手了,我们能做什么呢?无论如何,当时秦国已经控制了巴蜀大部地区,不再惧怕楚国叛乱。因此,秦昭襄王掌权几年后,首先以和谈为借口,诱骗楚王朱怀迁徙秦国,并将其软禁。他借此机会彻底掌控芭蕉整体。
而且,在秦国攻打巴蜀的同时,秦国也对西面的义渠国动了武力。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在一次战争中击败了义渠国。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昭襄王与母亲梅月直接联姻义渠王,将义渠整个吞没。秦国吞并义渠后,不仅保证了秦国西部从此不再受到威胁。秦国还有一个巨大的经济优势,那就是马!秦国本来就擅长养马,全国适合养马的地方很多。秦国灭掉义渠后,西部的产马地区几乎全部成为秦国的财产。当时能够大规模饲养马的国家只有赵国和秦国。
就这样,马就成了秦朝的优良资源。如果秦国和赵国联手,就可以垄断其他国家的马匹资源。现在,我们可以自己生产食物、盐和铁,实现独立和自给自足。那么你就可以像战马一样利用优质资源与其他国家打贸易战。此时的秦国不仅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体,而且还是一个超级强大的经济体。而且,在这之后,秦国突然发现自己在一个未知的时期比其他国家拥有经济优势。相对而言,燕、韩、赵、魏四国在经济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势。兖州地处北方,粮食生产一直是大问题,而赵州盛产马匹,但由于耕地有限,粮食优势并不明显。韩国和魏国也是如此。
目前,在资源生产方面,只有楚国和齐国可以与秦国抗衡。所以,秦国要想控制六国,就必须先在经济上控制六国,而要想在经济上控制六国,就必须先在经济上征服楚国和齐国。为此,秦国开始准备通过外交手段进攻齐国。后来,由于齐国在外交战场上的失败,秦、韩、赵、魏、燕组成五国联盟,共同进攻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伐五国。五国灭齐后,齐国的经济立即遭到破坏。但后来齐国人更加勇敢,最终艰难地恢复了。但像经济这样的东西总是破坏容易重建难。因此,此战之后,齐国难以维持对秦国的经济优势,只好向东撤退,趁秦国与其他国家交战之际寻找喝汤的机会。
齐国灭亡后,楚国成为秦国唯一的经济对手。至于楚国,秦国则想出了更加狠毒的方法,直接攻击资源点。只要你占领了楚省的盐矿、铁矿、铜矿,以后你还打算对楚省做什么?就这样,五国灭齐后,十多年来,秦国开始不断进攻其他国家的资源点。当然,秦国实际上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一行动。因此,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打败了朝鲜,并从朝鲜手中夺取了益阳。乌阳是朝鲜最重要的铁矿产区,这场战争之后,秦朝获得了非常大的铁矿,但朝鲜却开始缺铁。魏国一方的秦国又攻陷了安邑。魏国最重要的产盐地安邑,有鱼池。相传炎帝和黄帝在此交战,目的就是为了夺取这座盐矿。经过这次战役,秦国获得了大规模的盐矿,而魏国却开始缺盐。
随后,秦国大举进攻楚国。鄢陵之战后,白起歼灭楚国数十万人,占领了楚国几个主要资源点。此战之后,楚省不仅损失了大量人口,而且还失去了都城。资源点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从此,楚国在资源生产上不再比秦国有优势。秦国在对外争夺资源点的同时,也不忘记对内加大资源优势。秦占领四川后,派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都江堰耗费了秦国巨大的国力,但建成后,原本经常发生水患的四川省却迅速成为能为秦国生产大量粮食的沃土。此时秦国在粮食、马匹、盐、铜、铁等诸多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因此,这个时候秦国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继续与其他六国进行贸易战。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通过价格竞争来控制市场。
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直到秦军统一天下之前,秦国实际上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制度优势来压垮其他国家的经济并主导他们的市场。此时,秦国已经完全掌控了经济战争。除非所有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否则一两个国家无法单独动摇秦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标志着统治阶段的结束。长平之战是由一系列意外事件引发的,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时其他几个国家在经济上都被秦国打败了。只有赵国能够利用马匹的优势资源与秦国进行微弱竞争。因此,秦赵之间的决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长平之战,秦国歼灭赵国主力精锐40万,直接将赵国从盛极打入衰落。此战后,秦国因粮食短缺被迫撤退,其他国家开始支援赵国。然而,战争结束后,秦国在其他国家中已经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这种优势不仅是政治和军事上的,而且是经济上的。所以,长平之战之后,接下来的秦历史就是关于如何统一国家的。此时若想统一世界,必须首先突破并主导六国市场。想要掌控市场,就需要更多的核心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人口。
与食物、盐、铁等资源相比,人口实际上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没有人,一块铁矿、盐矿、一堆金银就没有任何意义。人口是一个国家和文明的基础。因此,秦要想在市场上取得绝对优势,最重要的是如何竞争,赢得更多的人。对此,秦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就是利用秦国的经济优势,破坏其他国家的经济。其他国家经济崩溃后,秦国改善经济条件,允许六国人民移民关中。这时秦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其他资源也随之大量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经过几次丰收潮,六国人民都将依赖秦国。他们会觉得秦国的制度更先进,如果秦国统治了他们,他们的生活会更好。到了这个时候,六国必将灭亡。
对于这场秦与六国的经济决战,大秦系列《大秦赋》其实表现不错。总的来看,首先,秦朝内部的高层动乱,导致三年内四王更替,内部不稳定。大约在这个时候,各国趁着重建国内经济的机会,同时开始准备结盟反秦。关键时刻,韩国想出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派遣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家到秦国帮助其修建一条长达数百里的人工河。如果这条河能够修建起来,对于秦国的农业生产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也会消耗秦国大量的资源。当时韩国希望利用这次阴谋减缓秦朝的速度,借机恢复韩国国力,重新掌控市场。但没想到的是,秦方比韩方更加坚决。最终,秦国不仅利用了这个机会,完成了郑国运河的修建,而且没有给其他国家动摇秦国地位的机会。
人工河建成后,秦国将在关中地区拥有许多新的种植园,将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后来,已经成年的秦始皇先是对赵国发动了战争,然后又利用国家的资源优势联合齐国抬高了铜铁的价格。齐国既然要赚钱,自然不能拒绝秦国的提议。因此,在铜、铁两大出口国的压力下,当时的铜、铁价格开始上涨。铜铁价格飞涨后,韩、赵、魏三国人民为了赚更多的钱,开始大规模浪费土地、生产粮食。减少。朝鲜、赵、魏三国当时也面临着这样的危机,但由于他们在前线作战,急需战争资源,所以只能饮毒止渴。三个国家都错过了农耕季节后,秦朝再次控制了市场,铜铁价格暴跌,导致以前冶炼铜铁的人失去了所有的财富。与此同时,由于错过了农耕季节,他们的食物也即将耗尽。
经过这次经济战争,韩、赵、魏人都失去了资本,没有了粮食。秦始皇于是向百姓传话,如果这些人来到秦国,就能获得土地和各种生产资料,过上更好的生活。当时三津的百姓正处于饥饿的边缘,自然无法拒绝这种诱惑。最终,三晋的人民开始大量迁徙到秦国。韩、赵、魏三国国力瞬间衰落。没有人,你赚的钱和增加盐、铁含量的钱都会被浪费掉。也就是说,当时秦国利用贸易战,直接掏空了朝鲜、赵、魏三个王国,大幅削弱了他们的国力。至此,秦国已经完全控制和统一了各国市场。再加上秦始皇努力输出秦文字、度量衡等当时的制度,所以渐渐地大家开始觉得秦统一国家或许是一件好事。
随着各国市场都被秦朝所控制,人们的心里开始接受秦朝。至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就轻而易举了。这场经济战争结束后,秦始皇首先出兵攻打朝鲜。朝鲜被轻易占领。随后攻打赵、魏,轻松吞并了两国。不过,南楚国就有点困难了。楚国虽然曾经遭受过很大的破坏,但是底蕴还是很坚固的。因此,这一时期秦国把重点放在了与楚国的贸易战上,掏空了国库。然后他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阻止齐国向楚国派遣援军。最重要的是,秦国在前线战场上不惜重金、不惜国力,调集六十万人对抗王翦,迫使王翦长期在前线与他对峙。六十万大军的对峙,消耗了秦国大量的资源,但与此同时,楚国这边的四十万大军,也消耗了楚国的全部财富。
所以,在楚国的财富消耗殆尽之后,秦国自然可以快速出击,歼灭楚国的精锐,然后占领整个楚国。楚国战败后,燕国、齐国、赵国的残余势力自然无法阻挡秦国。不到一年,秦国直接逼迫齐国投降,彻底统一了天下。这就是秦统一过程中经济战争的全过程。纵观秦国对六国的经济战争,我们可以看出,秦国统一国家的唯一出路就是首先使秦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可以自给自足,而不必担心其他国家的制裁。然后,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其他国家发动经济战争,逐渐摧毁他们的经济,并在前线战场上进行合作。
所以我们的祖先实际上在2000多年前的经济战争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62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