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余万璐)鞭炮声响岁尾,春风送暖屠苏。尽管形势严峻,但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人们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新的一年。各种辞旧迎新的习俗勾起了我们对新年的最初记忆。
传统习俗中,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买年货、打扫除尘、贴春联、贴“吉祥如意”的大字。春联俗称“门联”、“春帖”,以其雅俗共赏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贴上红色的春联。这幅贺年对联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和“福”字迎接新的一年,接受祝福,期盼新的生活。这一与中国新年相关的古老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渴望和愿望,人们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意思是“幸福已经降临(到了),福气已经降临(到了)”。
准备工作完成后,一家人就聚在一起准备年夜饭,确保一切准备就绪,迎接新年。除夕是指与农历新年相关的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是“一夜连二年,五更分两年”的重要时刻。 “那卡”是“离开”的意思,除夕是“月末年末”的意思,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除夕守夜,俗称“通宵”,是从吃年夜饭开始的。据宗茂《荆楚岁时记》记载,除夕夜有吃晚饭的习俗。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年夜饭是一年中最有爱、最温馨、最祥和的一家人聚餐。这段时间,人们不仅享受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还有浓浓的亲情和喜庆的喜悦。除了年夜饭,长辈们还要给晚辈送年货。由于“岁”与“气”同音,长辈们用拜年礼物来辟邪、避灾、祈求子孙平安。元旦一大早放鞭炮是人们迎接新年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鞭炮声辞旧迎新,增添了节日气氛。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形成新的时尚。
每年除夕夜,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是很多家庭的首选,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挥之不去的“过年”情结。从1983年开始,春节就成为中国人克服除夕不眠之夜、“迎新年”的新方式。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以前在电视上观看的春节盛典,现在也可以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观看。满足不同兴趣的偏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燃放鞭炮逐渐被无人机表演、灯光秀等相对环保的方式所取代,真正的“除污不失风采”的目标已经达到。
过去,人们多亲自登门拜年,但近年来,春节期间使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发送拜年已成为越来越主流。我们足不出户就祝福彼此幸福。与此同时,过年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一场堪比“双十一”的全民狂欢正在形成,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福。各大平台纷纷采取类似活动来吸引用户,而网友们也不再抗拒“越来越无聊”的春节。
年味新俗不仅适应了人们产后的习惯,也满足了人们对年味的期待。除了以上的习俗,你知道过年期间还要做些什么吗?
作者:于婉如
第一裁判:李彪
第二裁判:关城金
第三审:王兴涛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火豚游戏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www.huotun.com/game/647081.html